历史现场教学 | 走进佛山 探索岭南

Body
4月20日至21日,我系九十余名师生在陈彪副书记、姚鹏举老师、刘芷玮老师和辅导员冒荷芬老师带领下,前往佛山市开展历史现场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感悟佛山历史文化,品味岭南风土人情,增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20日上午,我系师生首站来到佛山顺德区的清晖园。谢灵运有诗云: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园是清代广东著名的“四大名园”之一,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其建筑风格与苏州园林相似,然又借得山势造景,方寸之地蕴含乾坤。园区内虽格局紧凑,但照壁古阁、石桥小池、怪石奇树错落有致,一草一木遮掩处便别有洞天。同学们在此识得李兆洛、李文田、何绍基等名家的楹联牌匾、诗书字画,领略到岭南庭院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众妙集于一身的艺术特色。

佛山又与景德镇、醴陵、德化并称为中国四大瓷都。下午,师生们来到了位于佛山石湾镇的“龙窑”南风古灶。佛山龙窑大多依山而建,宛如巨龙升天,腾云吐火。南风灶建成于明代正德年间,直到清代仍然窑火不断。如今,该灶已作为历史文物保留。陶艺师傅亲自教授陶艺制作,让同学们了解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及发展,一份厚重的历史积淀潜移默化中积蓄心间。

在感受到清晖园的清秀与古灶的厚重后,次日,师生们参观了西樵山等地。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同时又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就出生于此。此间林木繁茂,遍地皆翠,又可见重檐飞阁,书院台楼巧藏。同学们访白云古洞,赏摩崖石刻,感受自然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妙趣。随后,同学们观赏了南拳武术表演和舞狮表演,表演集中了长拳、洪拳、棍术等技艺,同学们不但感受到“武术之乡”的夺人气势,而且了解了广东独特的醒狮文化。

最后,师生一行抵达康有为博物馆。馆内设有《康有为生平展》,包含“时代呼唤变革”、“家世及幼年时代”、“修养与讲学时代”、“修养与讲学时代”、“领导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不懈的追求——康有为在海外”等内容,客观、全面地介绍了康有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生,彰显了康有为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同学们在了解康有为生活足迹的同时,感受到了他高尚的人格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

微雨稀疏下,两天的佛山历史现场教学完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深层次地领略了佛山风土人情,感悟了岭南历史文化,对“家国情怀”有了更加深切的思考和体会。
行知感悟
罗俊伟:
佛山之旅让我们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清晖园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南风古灶的特色陶艺,都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来到佛山,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精益求精的奋斗氛围。黄飞鸿武术队的舞狮表演,每一个跳跃都让人屏息凝视,惊心动魄,高超熟练的功夫获得观众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而这一切的成就,是背后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必然是充满了汗水和泪水。途中我们所见的密集商铺和工厂,还有奔流不息的汽车,都见证着佛山人的勤恳和敬业。靠着这一股子开拓精神,佛山自豪地走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前列。
杨海艳:
在广东学习将满一年,两次参加系里的历史现场教学活动都有着不一样的收获。以前认为顺德仅仅是美食之都,真正去过才感受到了佛山自然之美和文化底蕴。此行使我在学习之余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去寻找重新开始的力量。
黄雨萍:
正值谷雨时节,嗅着春天最后的气息,我们在佛山度过了两天累并开心的时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清晖园,尽显南方园林的特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使园林更能勾起人们的审美情趣。
罗韵嘉:
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我再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岭南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传统文化,也许这就是此行的意义所在。
范子钰:
从前对于顺德和佛山的印象是分离的,大概因为前者的美食和后者的武术过于出名的缘故。而此行让我见识到两者建筑上的风格统一。不论是清晖园还是祖庙,那些或彩绘、或描金的装饰,那些飞起的屋脊和守护的瑞兽,无不彰显着岭南风情。
方婉娴:
清晖园的宁静清幽、南风古灶富有意趣的陶瓷工艺品等,都冲淡了天气的阴郁,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的广东人,我对舞狮活动并不陌生,但这次表演又给了我很多新的感受。传承传统文化实属不易,希望大家能一直毫不吝惜地为这些辛劳而诚挚的艺术家们送上热烈的掌声。
梁秋羡:
这次佛山之行让我们领略到了独特的岭南风光:古朴雅致的清晖园,惊喜满满的南风古灶,绿意盎然的西樵山……每一处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虽然暴雨让行程稍有波折,但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照顾,让我们倍感温暖,此行收获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人情。